您好!欢迎您登录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
  • 新闻中心
    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>媒体关注>山东:文化体制改革激…>
    山东:文化体制改革激活“一池春水” 惠及群众
    时间:2015-06-09 来源:新华网山东频道

    文化的发展繁荣,有赖于一个富有活力的体制。自2003年6月正式启动改革试点十年来,山东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,经过试点探索、综合改革、重点攻坚等阶段,开始破除体制机制障碍。近年来,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,山东文化市场活力得到释放,也惠及千家万户。

    1月的一个周六晚上,泰安市民刘忠孝一家三口顶着寒风早早地来到泰安大剧院入口处,他身后已有两三百名观众在等待入场。“周末正好有时间,一家人过来看看戏,放松放松。”刘忠孝说,他一家人经常会来泰山大剧院看各类演出。

    泰山大剧院是2013年泰安市借筹办“十艺节”的契机,新建的一座地标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,正式投入使用以 来,泰山大剧院渐成泰安文化惠民的新阵地。但在建成之初,泰山大剧院与国内许多新建剧院一样,也面临着管理和运营的问题。如何避免大剧院“荒废”,成为摆 在泰安市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    “国内与泰山大剧院同等规模的剧院,多委托给保利或中演等专业管理公司运营,或业主自行运营,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。”泰安市文广新局局长刘康告诉记者。

    “经过政企双方多次对接,我们采取托管经营与驻场演出结合的新模式,将大剧院整体托管给汉辰文化在剧院驻场演 出,托管费用由市财政每年补贴,主要包括演出补贴、公益惠民票务补贴和管理运行补贴3个方面。”刘康说,“这避免了文化艺术场馆变成‘大卖场’,又能保证 不浪费资源,发挥剧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,像普通市民最多花30块钱就可以欣赏一场精彩演出。”

   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,泰山大剧院的“托管经营+驻场演出+剧目引进”的剧场管理新模式获得了市场和艺术的双丰 收,并成为了泰安文化惠民的新阵地。截至2014年7月底,仅《泰山情缘之石敢当》就在泰山大剧院演出131场,利用率达70%以上,吸引观众16万余人 次。同时,该剧还分别于2013年12月、2014年4月赴北京、浙江杭州演出,将泰山文化带到了大江南北。汉辰文化董事长曲慧菊告诉记者,现如今在泰 安,不仅是普通泰安市民会选择到艺术中心看戏,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在游览泰山之余,也要到大剧院体验一把艺术的魅力。

    泰安大剧院经营模式的改革,只是山东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。在其他一些领域,山东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
    2011年,拥有60年发展历史的山东出版集团制定了转企、股改、上市和重组“四步走”的改革发展战略;同时 加大“合纵连横”力度,在跨区域、跨所有制经营方面取得进展。2013年,出版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84.74亿元,营业总收入130.8亿元,利润总额 7.67亿元,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五位,连续三年被命名为全国“文化企业30强”。

    同时,山东还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工程、地方戏曲振兴工程和齐鲁画派推进工程,齐鲁文化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。近年来推出电视剧《红高粱》、《沂蒙》、《知青》、《温州一家人》、《父母爱情》等一大批精品力作,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。

    山东文化体制试点改革10年来,政府职能也发生了重要转变,文化惠民力度不断加大,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进 一步得到了保障。以乡镇综合文化站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、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、农家书屋等五项文化惠民工程为抓手,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 务体系基本建立起来。

    目前,山东省公共博物馆、纪念馆、文化馆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免费开放。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,文化 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,138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,农村文化大院总数达5.6万余个,农家书屋建成6.7万多家,数量居全国之首。全年放映 公益电影95万场,观众3.8亿人次,覆盖率达97%,基本实现“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”。

    山东一系列改革措施正不断激活文化市场的“一池春水”,文化改革的微观践行正转化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软实力,而文化悄悄渗透进社会各阶层、惠及千家万户之际,山东这一文化大省正步入文化强省的行列,“文化山东”已成为山东的一张靓丽名片。